
衡山县融媒体中心9月2日讯【记者:周彭斌 文雅婷 通讯员:彭锦荣】农村奔小康,基础在交通。近年来,我县着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通过提升一批老旧农村公路、新建一批农村公路、扶贫一批农村公路,农村公路实现了“三变”,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群众出行更加便利。路好走了,村民奔小康的劲头也更足了。
作为我县第一个修建柏油路的乡村,双全新村这几年道路的变化,村民们有目共睹。9月2日,记者走进双全新村看到,一条干净整洁的柏油路横贯整个村庄,路上三三两两的老人正结伴而行。对于他们来说,如今通向家门口的柏油路干净平整,不仅方便了出行,更是每天饭后休闲放松的好去处。“原来没修路的时候,那一出门搞得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现在路修好了,不管天晴下雨,出去一身都是非常干净的。 ”村民阳培青说。
为了方便车辆通行,2017年双全新村的道路路基加宽到了5米,最宽的路面将近9米,现在村里的柏油路既平整又宽敞,可以同时容纳两辆车会车,不会造成拥堵。“原来两车相向会车的时候基本要让,现在这个路面扩宽了,可以说是畅通无阻。”村民阳新红。
在道路修建选择上,我县优先将等级低、破损程度大、群众反映普遍的道路纳入建设计划,并充分结合乡村产业发展,不盲目追求建得多,而是让农村公路建得对、建得好,真正给群众带去便利、满足需求。“如果没有条路,那村里整个都是富不起来的,所以说要致富就要先修路,而且路要宽要好,方便村民出行。”双全新村党总支书记何建新说。
按照“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标准要求,近几年来,我县大力实施县乡公路改造、提质拓宽、村社道路硬化、危桥改造、安全生命防护等工程,全面打响了交通扶贫攻坚行动。截至目前,我县实现了12个乡镇128个建制村100%通水泥(沥青)路的目标,100%自然村实现了水泥路硬化,累计投资4.78亿元,共完成了1196公里县、乡、村道水泥路硬化和油化。
农村公路由“线”变“网”、由“窄”变 “宽”,由“通”变“好”,已逐渐成为我县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服务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百姓出行品质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路通了、路宽了、路好了,老百姓的小日子更美了。
一审:徐梅芳 二审:唐有权 三审:刘彧
责编:徐梅芳
来源:衡山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湖南省人民医院与衡山县人民医院举行医联体签约授牌仪式
湖南省人民医院专家团来衡开展义诊
衡山县与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签订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合作协议
衡山高新区2025年网络创业(电商版)培训班开班
中共衡山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2025年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
我县召开2025年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见面会
全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集中摸排与风险性评估工作部署会暨综合服务管理培训会召开
衡山县:“送解优”暖企心 精准服务助发展
下载APP
分享到